打响“中国牦牛乳都”高原特色生态品牌——2023牦牛乳产业发展论坛侧记

打响“中国牦牛乳都”高原特色生态品牌——2023牦牛乳产业发展论坛侧记

“甘南拥有以亚高山草甸为主的天然草场4084万亩,远离工业和城市,没有垃圾和污染,发展牦牛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的牦牛纯天然放牧,饮雪水矿泉、吃天然牧草、享高原阳光,所产牦牛肉肉质紧实、味道鲜美,被誉为‘牛肉之冠’。牦牛乳品营养丰富、品质优良,被誉为‘奶中珍品’,是极具开发价值的纯天然宝藏。”甘南州委书记何谋保说。

牦牛乳行业企业代表甘肃燎原乳业集团董事长马鹏举接受媒体采访。

2022年以来,甘南州依托甘南牦牛地理标志品牌和“中国牦牛乳都”品牌,突出有机、绿色、无污染特质,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实施牦牛产业效益提升计划和生态养殖、收购加工、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产业招商、品牌提升等全链条突破行动,推动甘南牦牛肉和甘南牦牛乳成为全国知名、行业居首和市场畅销的高端品牌,实现牦牛资源大州向牦牛产业强州的转变。

“甘南牦牛是世界屋脊上的一个稀有牛种。甘南藏族自治州作为全国牦牛重点产区之一,以牦牛为主的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就是甘肃畜牧业的宝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开明表示,牦牛乳产业一直是甘南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带动甘南畜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甘南州充分利用优质草原和牦牛品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围绕甘南“中国牦牛乳都”大品牌,研究开发牦牛乳新产品,发展配方奶粉、液态奶、酥油茶粉等牦牛乳系列产品。以燎原、华羚、雪顿等为代表的一批牦牛乳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创业增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

经过多年发展,甘南州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牦牛乳都”称号和“甘南牦牛奶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落户甘南,建成国家级、省级牦牛乳系列产品技术研发中心,燎原、华羚、雪顿等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聚焦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甘南州提出“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通过创新驱动、数字赋能、龙头引领,加快乳制品上市步伐,带领牦牛乳产业做大做强,现代化牦牛乳产业服务和支撑体系逐渐完善。目前,合作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牦牛乳曲拉交易市场。2022年,甘南州干酪素和牦牛乳粉在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一,牦牛乳产业已成为农牧民群众的重要经济来源。

为深度挖掘牦牛乳这一特色资源,甘南州还围绕“喜迎建州七十载,牦牛乳业谱新篇”这一主题,通过主旨演讲、实地参观等方式,深入探讨牦牛乳产业未来发展新方向,共谋促进牦牛乳产业健康、绿色、有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对策,真正把牦牛乳产业打造成为甘南州富民主导产业,促进牧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论坛上,甘肃燎原乳业集团董事长马鹏举以《担负新使命 催生新动能 实现新突破——共同谱写新时代牦牛乳产业高质量发展壮丽篇章》为题进行了精彩分享。他表示,在牦牛乳产业面临着技术和科研短板的情况下,各企业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牦牛乳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迈进。进一步深化政府、专家学者、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共同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加强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发展。持续提升品质,积极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质量监测体系,确保牦牛乳制品的安全和合规,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乳制品的需求。同时,在本次论坛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与甘南州乳制品产业发展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燎原乳业等乳制品企业分别与合作伙伴签订全国市场战略合作协议,为进一步拓展牦牛乳产业市场、助推牦牛乳产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彩。

“甘南州将以本次论坛和签约为契机,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聚焦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目标,依托现有牦牛乳企业加工研发实力,全面加强技术研发,积极扩大与国际国内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的务实合作、交流,在良种化繁育、奶源基地建设、牦牛乳服务体系建设、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品牌培育等方面寻求突破,力争走出一条‘繁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品牌链发展的道路,真正把牦牛乳产业打造成为全州富民主导产业,为中国牦牛乳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不懈努力。”甘南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武说。

如今的甘南,是一片山清水秀的净土、充满希望的沃土、欣欣向荣的热土。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生态建设之要、草畜平衡之需、产业发展之机、绿色崛起之路,正焕发新的更大生机。

做好牦牛乳加工 助力甘南经济发展

“牦牛是中国青藏高原独有畜种,自古以来就与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和经济地位,是农牧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和生产、生活资料。”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原理事长、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名誉主席宋昆冈表示,相对于来自牦牛的其他产品,乳是最具有经济价值的,可占总收入的60%。因此,做好牦牛乳加工,把牧民生产的生牦牛乳最大限度地变成商品,提高附加值,对于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收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甘南州是我国牦牛乳产业的重点区域。2022年,甘南州有牦牛137.4万头,产奶量11.9万吨;牦牛乳加工企业6家,主要产品有婴幼儿配方粉、成人配方粉、液体乳、干酪素、酪朊酸钠等,牦牛乳产量达13406吨,销售总收入4.011亿元。

宋昆冈表示,近年来,甘南州牦牛产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资源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其主要原因是产奶量低,商品率低;原奶收集、质量控制难度大;产品结构单一,市场拓展速度慢。所以,今后甘南牦牛乳产业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建议改善泌乳牛饲养条件、实施补饲措施。适当补饲精饲料、优质牧草,增加蛋白质、能量饲料的摄入,提升泌乳牛的营养水平,延长泌乳期,增加产量。

二是建议改善挤奶设施条件。建设挤奶平台,硬化地面,设置贮水设施,增加消毒用品,在挤奶前对牛乳房进行清洗、消毒。有条件的,应探索机械挤奶,添置冷却降温、保温贮乳设备。实行每天两次、定点定时收奶,运奶车配备冷却设施。

三是优化产品结构,扩大消费市场。特种乳有着各自的风味及营养特点,有长期形成的销售区域和消费群体。所以牦牛乳加工要既符合自身的特点,又要适应消费者的习惯和需求。

“今年,乳业人有这样一个共识:今年是行业自2008年以来高速发展过程中形势最严峻的一年,奶业面临阶段性困难。”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说。

根据今年国际奶业生产和价格形势及我国牦牛乳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现状,李胜利提出以下几条对策建议。

一是稳收奶、稳奶价。指导龙头企业主动化解市场风险,稳定生鲜乳购销秩序,鼓励各省继续实行生鲜乳收购指导价,指导主产省区分大牧场和中小牧场实行指导价,适当保护中小牧场,加强落实监督;鼓励养殖企业主动淘汰低产奶牛;大型乳品加工企业与规模化牧场适当减缓奶牛场建设速度。

二是加大产业扶持。协调金融机构为奶牛场提供中长期低息或贴息贷款,缓解奶牛场现金流压力,鼓励扩群资金向纾困资金转移,提高青贮收储补贴;继续推行原奶喷粉补贴并适当延长补贴月份;研究出台奶价保险、奶粉收储等政策。

三是拓渠道。推进奶农开展乳制品加工试点。鼓励和连续扶持有条件的奶农在确保质量安全的条件下,依靠自有奶源有序发展乳制品加工,推动奶牛养殖向乳品加工和流通领域拓展,拓宽原奶销售与牧场增收途径。

四是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依托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与奶业大省的奶牛创新体系,发挥国家和省级体系的技术优势,深入基层了解生产中的问题,开展技术服务;推广节本增效实用技术,解决奶牛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五是做好短期政策调整和产业素质提升的长期引导。短期纾困政策包括:奶价保险、提高粗饲料收储补贴、种养结合补贴、过剩生鲜乳生产奶酪/大包粉补贴等。长期引导政策包括 :“一体化”发展、种业振兴、“两病”净化、智能化、种养结合、特色乳制品开发等产业提质升级。

大力提高牦牛乳产品的综合利用程度

——访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于景华

“我国是牦牛养殖主产国,现有牦牛存栏量1620多万头,占世界牦牛存栏总数的90%以上。我国牦牛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于景华表示,甘南州应充分利用优势,大力提高牦牛乳产品的开发及高价值利用。譬如,可以加强对牦牛奶蛋白粉、牦牛奶风味奶片钙片、牦牛乳奶酪、牦牛乳酸奶、牦牛奶产品副产物等的开发,针对不同人群开发营养配方,进行风味调配,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开发出受消费者喜爱的健康奶品。

于景华介绍,牦牛乳含有多种营养或非营养元素,包括蛋白质、脂质、矿物质、乳糖和重要氨基酸等功能性和生物活性物质。牦牛乳中酪蛋白占总蛋白质的60%以上,乳清蛋白比例较牛乳更高;牦牛乳酪蛋白中β—酪蛋白含量较高,αs1—酪蛋白含量较低,更接近母乳酪蛋白组成;牦牛乳的乳铁蛋白含量比牛乳高出约30%,骨桥蛋白含量也高于牛乳;牦牛乳制品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能提供日常必需和非必需营养素,并具有许多潜在健康益处。

对于牦牛乳产业高质量发展,于景华建议:一是要明确牦牛乳特有组分。利用先进分析技术,进一步深度挖掘牦牛乳中的耐缺氧和抗疲劳等功能因子,并对其进行营养功能学评价,明确其作用机制。二是增加牦牛乳的综合利用。通过综合利用酥油、奶酪等生产副产物,丰富现有牦牛乳制品,衍生牦牛乳价值,提升其使用价值。三是加强技术支撑研发牦牛乳特色产品。与当地特色产业结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牦牛乳制品,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丰富文旅产品拓宽产品销路。四是支持地方特色牦牛乳制品发展。增加对地方企业特色牦牛乳制品研发的支持投入力度,完善法规建设,促进牦牛乳产业的发展。

“甘南州拥有亚洲最好的草场,畜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被认定为‘中国牦牛乳都’。甘南州应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牦牛生产系统所具有的绿色、有机、高动物福利及‘五无’甘南等独特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价值增长转变。”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牦牛营养学专家龙瑞军说。

针对促进甘南牦牛乳产业高质量发展,龙瑞军有以下建议:

高原种质资源保护与种业创新。引入野血牦牛基因,改良家牦牛提纯复壮,提升个体生产能力;选育乳用牦牛品种;选育多脊椎/胸椎牦牛(肉用);选育当地优良牧草品种进行培育、保种、选育和扩繁与推广。

创新高原草牧业系统管理理念。恢复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引入高产高质品种,扩大人工种草面积,提高产量和质量,提升加工贮存能力;推行家庭牧场、合作社发展模式,实现低碳与“双碳”目标;开发家庭特色乳、肉产品;通过营养调控,使母牛初产时间提前,实现经产母牛一年一胎;改变母牛周转率,母牛淘汰时间大大提前,使原来养1头母牛的草地可以饲养2头母牛。

畜产品研发新理念与品牌创新。建立高端奶肉标准、打造牦牛医美产品,开发消费者青睐的安全、功能型和有故事的高端产品,从低碳、有机、高福利和功能型及文化方面创新畜产品品牌。

创新草原与牦牛文化。开展举办牦牛运动、牦牛马球、牦牛叼羊、国际草原与牧民年系列活动、国际牦牛节/游牧民节等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建设牦牛文化主题公园或牦牛小镇;与周边国家饲养牦牛的城市建立姐妹市,加强文化、经贸和科技交流;开展青年牧民和返乡大学生——“新牧人”培养与培训;利用各种国际平台,在亚洲和联合国层面讲好中国高原牧区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提升甘南国际地位和声誉——打造甘南高原发展模式。借鉴不丹旅游业发展经验和理念,促进甘南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全州牧区振兴和低碳可持续发展。

来源:甘肃日报

监制 张雄飞

审核 石巍 徐锦涛

责编 王有龙

编辑 符润芝

微分享·搜奇寻妙 | 绣荷包:一针一线缝出锦绣山河

微分享·指尖生活秀丨暮春时节,寻访陇原赏花胜地

微分享·美食美刻丨过瘾!这样吃,满足你对南瓜的所有幻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斗鱼》直播录像回放观看方法介绍
365bet亚洲娱乐场

《斗鱼》直播录像回放观看方法介绍

📅 06-29 👁️ 6694
CF新英雄武器AN94族系超新星评测篇
Bet体育365app下载

CF新英雄武器AN94族系超新星评测篇

📅 06-30 👁️ 4923
九款停车APP比较
Bet体育365app下载

九款停车APP比较

📅 06-29 👁️ 1637
九款停车APP比较
Bet体育365app下载

九款停车APP比较

📅 06-29 👁️ 1637
汽车膜自己贴可行吗,找人贴又需要多少钱?
3658801是什么网站

汽车膜自己贴可行吗,找人贴又需要多少钱?

📅 06-27 👁️ 185
前锋突袭最新版本安装包
3658801是什么网站

前锋突袭最新版本安装包

📅 06-28 👁️ 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