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了其普照天下的太阳神形象。
当然我们都知道,太阳神是东方民族的普遍信仰。实际上在《山海经》中,太昊与少昊所在的东夷部落,其名号本身就是太阳崇拜的直接反映。
所谓太昊、少昊的“昊”字,仔细看不就是“
日在天上”
嘛?也就是描述太阳运行于天际的意思。这么一来,其实太昊就是大太阳,少昊就是小太阳。那么东夷人信奉太昊与少昊为首领和宗神,也就意味着他们自认为正是“太阳的后裔”!
那么又关颛顼什么事?这就牵扯出一桩秘闻,当黄帝实现初步的部落联盟之后,为了安抚东夷部族,于是便将自己的亲孙子派遣到东夷作为质子。这就是所谓的“
少昊孺帝颛顼”
,此处的孺,当做养育之意讲。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而颛顼也在东夷部落被少昊养大,长到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辅佐少昊,十五岁则能够辅佐黄帝处理政务,实际上他已经成为了华夏、东夷两族共同支持的联盟首领继承人。所以不仅继承了东夷部落太昊与少昊的太阳神神格,以统领东夷部落,也同时被华夏族所认可。
实际上,当他成为联盟共主之后,他的太阳神形象,就不是像太昊、少昊那样只局限为某个部落、氏族的宗神,而是辐射中原海岱,华夏东夷部落大联盟的共同宗神!而颛顼作为太阳神高高在上、普照四方,可能正是与他“绝地天通”垄断政教权力有关,换言之,是“绝地天通”使得颛顼一跃成为了各部族共同尊崇的太阳神!
(二)颛顼之北方水神
颛顼有统属北方的司水神格,但这种将五方与五行相配的说法出现的比较晚,却并不意味着其为无根之木,实际上阳Sir推测,颛顼司水的神格是由于他打败了原本的司水之神共工,因而取得了原本属于共工的水神神格!
共工
共工在当时应该也是一个部族的首领兼巫师,由于治下水路纵横,所以积累了很多关于用水的技巧,因而“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傅而水名”,他甚至还将用水当做军事手段
“振滔洪水,以薄空桑”,
在上游筑坝,以泄洪之水袭击颛顼之地!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但是,在共工战败之后,他的地盘被颛顼部族所占领,其部族的水神崇拜也被颛顼部族所吸纳,共工自身的水神身份也被颛顼取代。
甚至极有可能的是,颛顼也吸收了共工的族众,并且扶植了新的首领上位,并且还是以共工名号称之,并且因为是出自共工部族,有着极为丰富的治水经验,遂把共工设为了水官之名。所以后世水官尊组颛顼为水神,也成为了一种必然!
考古山海经
看靠谱神话,涨正经知识~如果你也喜欢山海经中的故事,记得关注、点赞、分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